欢迎访问

# ICT 2022 黄金自动化交易系统开发文档 v2.0(Zero-Code/低代码版)

author emer | 57 人阅读 | 0 人评论 |

ICT 2022 黄金自动化交易系统开发文档 v2.1(Zero-Code/低代码)

执行架构顾问:ChatGPT
适用标的:XAUUSD(黄金)
核心模型:H1 方向 + Killzone A/B + M5/M15 BOS + FVG + RR≥2R
系统原则:规则先行|自动执行|风险优先|数据闭环|可回退

🟥🟥🟥【A区:策略规则体系(WHAT/WHY/准入)】🟥🟥🟥

A1. 策略目标

在无需编写或仅需极少代码的前提下,将 ICT 2022 模型标准化为可执行的交易决策管线,确保入场一致性、风险前置与可审计,并支持后续引入无代码 AI 进行信号质量过滤与持续迭代。

A2. 术语与约束

  • BOS:Break of Structure,收盘后确认的结构突破,禁止盘中预判
  • FVG:Fair Value Gap,不平衡区,入场需等待回补并与趋势方向一致
  • Killzone:高流动性交易时段;本系统采用 A/B 双轨
  • RR:Risk-Reward,盈亏比;本系统入场前必须可实现 RR≥2
  • HTF/LTF:高/低周期;HTF=H1 用于方向过滤,LTF=M5/M15 用于执行
  • 禁止:逆 H1 方向交易、无 SL 交易、非 Killzone 交易、跳过任何决策节点

A3. Killzone 定义(双轨)

  • A区(保守核心):伦敦开盘±1小时、纽约开盘±1小时;信号质量最高,默认放行
  • B区(标准扩展):伦敦开盘至纽约尾盘连续区间;机会更密集,需通过 AI 严格评分后放行
  • 非 Killzone:亚洲盘及其余时间;一律禁止交易

A4. 周期结构与方向

  • HTF:H1 用于趋势方向判定;仅当 H1 出现有效 BOS(收盘)后,方向视为 up 或 down
  • LTF:M5 或 M15 用于执行;须在 LTF 上再次出现与 HTF 同向的 BOS 才进入入场候选

A5. 入场前置条件

  1. H1 出现同向 BOS(收盘确认)
  2. 当前时间位于 Killzone A 或 B(否则直接忽略)
  3. LTF(M5/M15)出现与 H1 同向 BOS(收盘确认)
  4. 出现同向 FVG,并发生回补(价格回到不平衡区指定边界)
  5. 结构化 RR 评估可达 RR≥2(基于入场、SL、保守 TP 预设)
  6. 通过 AI 过滤(A区轻度阈值、B区严格阈值)
  7. 方可执行下单

A6. 交易决策管线(必须全量遵守)

1️⃣ H1 BOS 方向确认(收盘)→ 否:放弃
2️⃣ Killzone A/B 检查 → 否:放弃
3️⃣ LTF(M5/M15)BOS 确认(收盘)→ 否:等待
4️⃣ FVG 出现且回补(同向)→ 否:等待
5️⃣ RR 评估(≥2R;硬 SL/固定 TP 可实现)→ 否:放弃
6️⃣ AI 评分过滤(A区轻度阈值、B区严格阈值)→ 否:拒单
7️⃣ 执行(固定风险仓位、硬 SL、结构化 TP)
8️⃣ 记录全链路数据,进入复盘与再训练

A7. 失效与作废规则

  • 任一节点条件不满足或被撤销(如 LTF 再度反向破位),信号作废
  • FVG 回补前若被反向强势吞没,作废
  • Killzone 结束仍未满足完整链路,作废
  • 执行前点差/滑点异常超阈值,取消入场

A8. 风险控制(强制)

  • 单笔风险:0.3%~0.7% 权益风险(默认 0.5%),按 SL 距离自动换算手数
  • 最大日损:1.5%~2% 即停机(当日不再开仓)
  • 连亏停机:连续 3~5 笔亏损触发降级或停机
  • 强制 SL:所有订单必须设置硬 SL;禁止无 SL 或软性止损
  • 黑名单时间:高影响新闻前后与非 Killzone 自动屏蔽
  • 执行保护:滑点超阈值、点差扩张、网络异常自动拒单

🟩🟩🟩【B区:工程实施体系(HOW/流程/SOP/验收)】🟩🟩🟩

B1. 系统架构

  • TradingView:承载 ICT 指标(BOS、FVG、会话筛选)与告警
  • 自动化流程平台(如 Make):接收 Webhook,编排路由与判定逻辑(含 AI 调用)
  • 无代码 AI 平台(如 Akkio):输出信号质量评分(0~1),A/B 区分别设阈值
  • 交易桥(如 PineConnector):将路由后的信号转换为 MT4/MT5 执行指令
  • MT4/MT5:下单、管理、风控;日志回写
  • 数据表:交易与信号全链路字段记录,用于复盘与再训练

B2. Phase A(报警阶段)实施要点与验收

  • 指标配置:只用收盘确认的 BOS、FVG 指标;会话过滤匹配 Killzone
  • 告警条件:满足 A6 流程节点 1~4 后触发候选告警(不含 AI 与执行)
  • Webhook:统一 JSON 结构(见 B6)
  • 人工执行:至少 50 笔样本,记录 RR、滑点、时段、通过/作废原因
  • 验收:样本≥50;流程命中准确率≥95%;无未来函数

B3. Phase B(自动执行)实施要点与验收

  • 路由:TradingView → Make(逻辑判定)→ 交易桥 → MT4/MT5
  • 风控:下单前校验单笔风险、SL/TP 合法性、点差/滑点阈值
  • 仓位:按账户权益×风险%÷(入场到 SL 点值)自动计算
  • 执行:IOC/保护性订单,确保失败即刻回退与告警
  • 验收:执行成功率≥95%;风控拒单机制可回放;异常可追溯

B4. Phase C(AI 过滤)实施要点与验收

  • 数据:由 Phase A/B 累积的标准化字段与结果 R 值
  • 训练:分类模型输出通过概率 Score;A/B 区分别设阈值(如 A≥0.55、B≥0.65)
  • 编排:Make 在路由中先请求 AI;若 Score 达不到阈值则拒单并记录
  • 复训:每 2~4 周使用新样本再训练与校准阈值
  • 验收:较 Phase B,盈亏比提升≥20%,最大回撤下降≥20%

B5. 指标与风控阈值(建议默认)

  • RR 目标:≥2R(可扩展至分批 TP:1R/2R/开放端)
  • 点差阈值:XAUUSD 常规 ≤30(按经纪商点制),超出拒单
  • 滑点阈值:市价滑点超过 0.5~1.0R 的 10% 等价值拒单
  • 复核时间:信号出现后 N 根内(如 3~5 根)未满足完整链路则作废
  • 价格源:使用与执行同源数据,避免信号与执行价格基准不一致

B6. 统一数据字段(用于路由、执行与 AI)

  • 识别字段:SignalID, Symbol, Timestamp, Timezone, Session, KillzoneType(A/B), H1_Direction(up/down), BOS_M5(bool), BOS_M15(bool), FVG_Valid(bool), FVG_Side(bull/bear), Entry_Calc, SL_Calc, TP_Calc, RR_Target, Spread, Slippage_Limit, News_Block(bool)
  • 执行字段:Side(buy/sell), RiskPct, VolumeLots, SL_Price, TP_Price, MaxSlippage, OrderType, ExpireBars
  • 结果字段:OrderID, FillPrice, Actual_Slippage, ExitReason(SL/TP/Manual/Timeout), Result_R, Holding_Bars, Commission, Swap
  • AI 字段:AI_Score(0~1), Threshold, Decision(Pass/Block), Feature_Snapshot(JSON)
  • 审计字段:Route(Manual/Auto), Bridge(ProviderName), Latency_ms, ErrorCode, ErrorMsg

B7. Webhook/路由 JSON(示例草案)


{
  "SignalID": "XAU-20251027-1455-A1",
  "Symbol": "XAUUSD",
  "Timestamp": "2025-10-27T14:55:00+07:00",
  "KillzoneType": "A",
  "Session": "London",
  "H1_Direction": "up",
  "BOS_M5": true,
  "BOS_M15": false,
  "FVG_Valid": true,
  "FVG_Side": "bull",
  "Entry_Calc": "market",
  "SL_Calc": "lastSwingLow",
  "TP_Calc": "2R",
  "RR_Target": 2.0,
  "RiskPct": 0.5,
  "Spread": 22,
  "Slippage_Limit": 0.5,
  "News_Block": false
}
B8. 执行与回退机制

失败重试:桥接/下单失败≤1次重试,仍失败则拒单告警

降级模式:达到连亏或日损阈值后自动切换为 A 区仅手动确认或全停

回退执行:AI 模型异常时,自动绕过至规则仅放行的 A 区;B 区停用

审计追踪:所有拒单与异常必须带 ErrorCode 与参数快照

B9. 复盘与再训练

日报:统计 A/B 区分别的触发、放行、执行、结果分布与 R 值

周报:滚动计算胜率、平均 R、期望、连亏与 DD;调整阈值或规则

再训练:导入近 2–4 周样本重训;保留上版模型回退选项

验证:时间滚动验证,不打乱时间序列,不交叉污染训练与验证

B10. 验收与里程碑

Phase A:≥50 笔样本、无未来函数、节点命中正确率≥95%

Phase B:执行成功率≥95%、风控拦截可审计、异常可追溯

Phase C:相对 B 阶段,盈亏比↑≥20%、最大回撤↓≥20%

长期:3 周滚动期望≥1.2R、Max DD ≤10%、稳定度提升

B11. 版本与变更

v2.0:合并策略与工程双体系,统一决策管线,Killzone A/B 引入

v2.1:细化 Phase 验收、字段与 Webhook 结构、失效规则与回退机制、风控阈值建议

B12. 交付清单

本开发文档(v2.1)

指标与报警规范(A6 全量节点)

阶段实施与验收标准(B2/B3/B4/B10)

统一字段规范与示例 JSON(B6/B7)

风控、降级与回退机制(A8/B8)

终止语:本文件为唯一执行基准。任何实现必须严格遵守 A6 决策管线与 A8 风险控制,不得跳过、篡改或弱化任一节点;所有变更须以版本化方式在本文件登记并通过验收流程。
::contentReference[oaicite:0]{index=0}
还没有人打赏,支持一下